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20146
编号:13656604
临床路径在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王玉萍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对临床路径应用于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以来我院呼吸科就诊的4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临床医护方法,观察组则按照规定的临床路径的医护流程进行治疗。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健康知识认知度、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能够提高健康知识认知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医疗花费,并且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为自发性气胸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临床路径;自发性气胸;临床应用

    随着“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热点问题的突出,临床路径为适应不断增长的医疗费用应运而生,它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医疗花费,而且使临床诊疗管理方式得到规范。临床路径是一种以时间为序、对临床措施进行干预的综合性医疗服务计划,它能够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加快患者的康复,使患者得到最佳的医护服务。结合来我院呼吸科就诊的4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对其中一部分研究对象实施制定的临床路径流程,再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能够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认知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医疗花费,并且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表明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自发性气胸患者具有不错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以来我院呼吸科就诊的4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28例,女患者12例,年龄在22至36岁之间,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男患者11例,女患者9例,平均年龄30.4岁;对照组20例,男患者17例,女患者3例,平均年龄29.8岁。排除患有重度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状况良好,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病程,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根据中国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标准,结合我院具体的医疗护理情况,参考专家的意见,我院临床路径项目小组制定出适合我院情况的临床路径。主要内容包括:⑴入院当天为患者介绍病室环境、设备及设施,进行入院评估、健康宣教、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⑵住院2天~1周时对患者的呼吸、皮下气肿等一般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对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以及水封瓶进行观察;⑶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对患者做好出院指导比如饮食方面的禁忌、休息、运动、环境温度及诱发因素,嘱咐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并注意定期复查。

    观察组自从入院就进入临床路径程序,按照指定的的临床路径实施医疗护理治疗;对照组则按照传统的医疗护理方法进行实施。

    具体的步骤:①床位医生和责任护士对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进行评估根据临床路径的程序及患者的需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